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业资讯  > 正文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答案(第八版,王小菁主编) 快资讯
来源:哔哩哔哩     时间:2023-06-04 14:41:51

名词术语

束缚水:被亲水表面和大分子吸附的水。

自由水:不受固体表面或大分子的吸附力作用或收到的吸附力可以忽略的水


(资料图片)

水势:体系中水的偏摩尔体积化学势与某一标准态的水的偏摩尔体积化学势之差

渗透势:由于体系内水溶液颗粒的存在导致的水势改变量。

压力势:体系内的水与标准态水的压力导致的水势改变量。

膨压:细胞内溶液对细胞壁的压力

质外体: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外围由细胞壁、胞间隙和导管组成的系统。

共质体:是指植物原生质体间通过胞间连丝连接而成的连续体。

渗透作用: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

渗透压:渗透作用在半透膜溶液一侧产生一个附加压力。

水孔蛋白:就是水通道蛋白,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组成“孔道”,可控制水在细胞的进出。

质壁分离:把液泡发育良好的植物细胞浸在高渗溶液中时,原生质收缩而和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质壁分离复原:把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再浸入浓度很低的溶液中,外面的水就进入细胞,整个原生质层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现象。

扩散:分子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自发迁移现象。

根压:植物根部产生的一个驱动水分向上移动的压力。

吐水:植物叶片尖端或靠近边缘的部分向外溢出水滴的现象。

伤流:在靠近地面的部位切断植物的茎,伤口会有滴液流出的现象。

空化作用:蒸腾拉力能产生很大的负压力,液态水处在这种低于真空的压力下是一种危险的状态,容易受环境因素诱导产生空化,在导管中产生气泡导致栓塞,使导管中的水柱被拉断。

栓塞:空化产生的气泡阻塞水柱的现象。

升水:植物的深层根系从深层的土壤吸收水分,再通过浅层根系释放到水势较低的浅层土壤的现象。

蒸腾作用:水分经过之物体表面的蒸发。

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蒸腾比率:植物蒸腾作用失去的水的摩尔数与光合作用中固定的二氧化碳的摩尔数的比值。

水分利用效率:是蒸腾比率的倒数。是植物蒸散消耗单位质量水所制造的干物质量。

气孔频度:每平方厘米叶片的气孔数。

气孔运动:保卫细胞由于膨压变化导致气孔开放或关闭的运动。

内聚力学说: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亏缺灌溉:水分受到限制的灌溉。在植物的非临界期减少灌水,把水量集中于植物的需水临界期。

思考题

为什么植物生命活动较活跃的部分水分含量比较高?

生命活动活跃,表明了这部分所进行的各种生理反应较多,而生理反应的场所就是在自由水中,水含量高才能保证该部分进行旺盛的代谢。

为什么束缚水和自由水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束缚水和自由水是指水分子的不同状态,水分子的状态是可以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因此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干燥大豆在吸水时能产生很大的膨胀动能,其能量来自于哪里?

是由于吸胀作用,干燥大豆的原生质、细胞壁、淀粉粒和蛋白质等都呈凝胶状态,这些都是亲水胶体,在水分子与其接触后,会由于扩散作用迅速进入大豆使其膨胀。

将具有膨压的组织粉碎到细胞完全破碎后压榨,得到的溶液的渗透势是否等于细胞的渗透势?为什么?

有膨压表明粉碎的细胞是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所以粉碎后的溶液中的溶质颗粒一定多于细胞的溶质颗粒,因此粉碎后溶液的渗透是小于细胞的渗透势。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溶液脱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时,如果将脱壁的酶溶解在浓度较低的低渗溶液中酶解,有什么结果?

结果为原生质体吸水膨胀、破裂.

水的表面张力为7.2*10的负四次方牛每米,并且能完全润湿导管,水靠毛细作用在标准大气压下最多能上升多高?

考虑到根和树干的结构,假定植物根系能产生很大的根压,根压是否有可能将水分运输到树冠?为什么?

不可以,较大的根压的产生意味着根木质部溶液有较高的盐离子浓度,如果这样的溶液被持续不断地运输到植物叶片,溶液中的水分通过持续不断的蒸腾散失,但溶液中盐离子却不断沉积留在叶片将是致命的。

植物细胞膜上是否有可能存在主动吸水的机制?为什么?

标签:

相关新闻

X 关闭

X 关闭

精彩推荐